超聲波探傷儀檢測工件過程中發現缺陷如何定量
超聲波探傷儀是工業檢測的重要儀器,主要用于金屬工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測,很多人在使用超聲波探傷儀時,會有一個疑問,發現缺陷后,如何判斷它的大小和數量呢?也就是所謂的定量。
探頭的選擇
探頭作為超聲波探傷儀的關鍵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檢測的準確性與靈敏度。在選擇探頭時,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工件的材質與厚度,對于較薄的工件,如厚度小于5mm的工件,宜選用高頻探頭(10MHz以上),因為高頻探頭的分辨率高,能夠清晰檢測到工件中的微小缺陷;而對于厚度大于50mm的工件,則應選擇低頻探頭(2-5MHz),低頻探頭雖然分辨率相對較低,但其穿透力強,能夠滿足厚工件檢測的需求。

儀器參數的設置
儀器參數的準確設置是實現精準檢測的關鍵環節。在探傷前,需使用標準試塊對探傷儀進行校準。不同材料的聲速不同,例如鋼中的聲速約為5900m/s,鋁中的聲速約為6300m/s,因此要根據工件的材質準確輸入聲速參數,這直接關系到缺陷位置的計算精度。增益參數的調整也十分重要,它用于調整信號放大倍數。如果增益設置過低,微弱的缺陷信號可能無法被檢測到;而增益設置過高,則可能會使噪聲信號被過度放大,干擾對缺陷信號的判斷,一般要把最高波調到50-80%為宜。
缺陷定量法
當在探傷過程中發現缺陷后,就需要對缺陷進行定量分析,以評估其對工件質量和性能的影響程度。這是探傷流程中的關鍵步驟,它為后續的處理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有助于準確判斷工件是否合格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修復或更換。
當量法:
當量法是通過將缺陷的回波信號與已知尺寸的人工反射體(如平底孔、橫通孔等)的回波信號進行比較,來確定缺陷的當量尺寸。這里的當量尺寸是指與缺陷具有相同回波信號強度的人工反射體的尺寸,它并不一定等同于缺陷的實際尺寸,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缺陷的相對大小。
當量試塊比較法:
該方法是將工件中的自然缺陷回波與試塊上的人工缺陷回波進行比較來對缺陷定量。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加工制作一系列含有不同聲程、不同尺寸人工缺陷(如平底孔)的試塊。當在檢測中發現缺陷時,將工件中自然缺陷回波與試塊上人工缺陷回波進行對比。若同聲程處的自然缺陷回波與某人工缺陷回波高度相等,那么該人工缺陷的尺寸就是此自然缺陷的當量大小。


冀公網安備13010802001805號